让更多学子在家门口上北大
――访北京大学软微学院理事长杨芙清院士
信息来源:无锡日报 2008年5月12日
比尔⋅盖茨1993年首次访华时,郑重提出最想拜访的两位中国科学家,其中一位就是她。
无锡与北大的情结融合
离家的人不论走到何处,不论走出多远,心头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毕业于市一女中的杨芙清,对家乡始终怀着一份深情。几年前,她就看到高等教育比较薄弱是无锡发展的“软肋”,提出无锡要把高等教育发展起来的设想。如今,北大无锡基地正式成立,圆了她的这一个夙愿。“能为家乡尽一点绵薄之力,这是我的光荣”,面对家乡人民的盛赞,杨芙清依然十分谦逊。
“没有市委市政府的‘大手笔’,就没有无锡基地”,杨芙清为家乡有着一大批开明的领导而欣慰,而家乡也给了她足够的惊喜。作为无锡市和滨湖区政产学研的“头号工程”,不到两年时间,一个有着浓郁江南印记的“小北大”就在雪浪山脚下拔地而起,推进之快超过了先期北大深圳、上海基地的发展速度。“无锡人有无锡情结,北大人有北大情结,现在随着无锡基地的建立,这两个情结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她透露,作为无锡基地的“掌舵人”,她将会有更多的时间留在无锡。
设立无锡“北大讲坛”
“将无锡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区域优势,与北大综合性学科优势相结合,走产业化、国际化发展之路,将无锡基地建设成为北大进军长三角、面向世界的桥头堡”。对无锡基地的发展,杨芙清有着清晰的定位。她告诉记者,为了充分发挥北大多学科的学术优势,今年9月将在无锡设立“北大讲坛”,邀请厉以宁等一批北大著名学者前来授课,为无锡创新城市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建设创新型城市,关键是要有创新型人才。50年的科研教学生涯,使她对人才培养有着自己独到的心得。针对目前人才培养跟实际需要脱节而产生的“人才滞后”现象,无锡基地在研究生培养上将采用1年课程学习、1年半或2年深入企业搞研发的教学模式,并通过与国际著名院校合作,把海外最优秀的学子和专家引到基地,为无锡和长三角地区软件、微电子、数字动漫等产业培养一大批贴近实际、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领军型人才。今年,基地就将与美新半导体等海内外著名企业、院校联合建立5个研究中心。
成功诀窍:做实、做精、做透
身为国内第一位软件研究生、主持研制我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操作系统、国家重点科研攻关项目“青鸟工程”的领衔者……杨芙清以其一系列首创性、开拓性的研究成果,赢得了我国“软件工程铺路人”的美誉,成为家乡的骄傲。
回望自己的成长历程,杨芙清把成功归结于两点:一是将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发展的目标;二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实、做精、做透。她也把这两句话送给了广大的家乡学子。她告诉记者,随着无锡基地规模的扩大,将通过招收在职研究生、开展人才培训等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家乡学子有机会在家门口享受北大优质的教育资源。
(本报记者苏卫东)
网址:http://www.wxrb.com/pub/wxxcm/dfxw/200805/t20080512_2495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