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软件学院有目标有市场培养人才

拓宽生源渠道 优中选优招生,
成立于2002年的北京大学软件学院是教育部批准创办的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以招收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和二学位学生为主。她秉承北大"民主科学,兼容并蓄"的传统,适应我国软件产业急需人才的需要,有方向、有目标、有市场地培养这一领域人才。学院在招生过程中注重学科交叉,文理兼融,知识互补,有意识地拓宽生源渠道,不仅招收计算机类学生,而且对非计算机类工科学生、经济管理类学生、社科类学生等,成绩特别优异并且报考了北大软件学院的学生,均纳入招生范围。对于有一定社会实践经验的学生,在招生中也予以关注。该院2002年招收的第一批研究生和二学位学生,入学前许多人都有过工作经验。录取的硕士生,65%的毕业于国内著名学校,78%的学生具有在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二学位学生中有60%的学生毕业于国内著名学校,70%的学生有一定工作经验。北大软件学院正是结合学生的这些背景,因材施教,定向培养,为学生的未来前途打好基础。
今年的研究生招生工作,他们更是动手早、计划周,准备工作充足,严把质量关。4、5月间,正是北京非典疫情极为严重的时期,他们丝毫不敢懈怠,加班加点工作,复试当中,对每一位学生都严格进行甄选,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和网上交流办法进行二次笔试,认真阅卷。为了对一位在上海金山医院隔离区内抗非典一线的医学考生进行复试,他们打破常规,组织老师对他进行了电话复试,保证了录取工作的严肃性和对优秀学生的选拔。
素质教育当先 培养创业本领,
就业问题实质上就是社会对求职者的需要和认可。时下,大学生就业难,难就难在他们综合素质缺失。一些用人单位反映,现在的学生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社会要求结合起来,技能单一,缺乏拼搏意识。北大软件学院牢牢抓住培养方向问题和就业问题,强调对人才的培养要先使他们学会做人,后使他们学会做事,把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和综合素质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掌握精湛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道德水准和文化修养,把北大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育人当中体现出来,让学生既有创新意识,又具备创业本领。这个学院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组合,成立了文化学苑、艺术学苑、文艺学苑、科技学苑等,做到月月有安排,周周有活动。学生们自发组织的戏剧鉴赏、书法绘画、企业文化论坛、中国兵法论坛、IBM兴趣小组等的活动异彩纷呈,十分活跃。他们还把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的高层人士请到学院演讲,拓宽视野,超越校园,有意识的把所学到知识、技能与社会需求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自我把握,自我认识,选准目标,塑造成才。一些学生还在老师的指导下深入企业,主动承担课题和项目,真刀实枪的搞开研发工作,开始了校园内外的"创业生涯"。
加强学科建设 多模式铸造英才,
北大软件学院是按照新的模式、新的机制创建起来的新型软件学院,采用"运做企业化,办学专业化,后勤社会化"的运做模式开展办学。在教学管理上,他们按照企业和领域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形成灵活的课程体系,动态的教学计划,将人文学科与前沿技术教育贯穿于始终,文理渗透,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目前,学院设有软件工程技术系、网络与通信技术系、嵌入式系统系、管理与技术系、数字艺术系、电子服务系、集成电路设计系等7个系,17个专业方向。学院以人为本,弹性教学,量化学生学习的质和量,对学生实行学分制教学,可以2到5年时间在校就读。与此同时,北大软件学院还强化国际意识,注重与国外著名大学和知名IT企业加强合作与交流,已与美国仁斯利尔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华盛顿大学、日本早道田大学,以及IBM 、SUN、微软、英特尔、甲骨文,斯伦贝谢公司等20多家院校和企业开展了多形式、多领域的合作,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建立实验室、聘请国际一流专家教授来校讲学、建立实习基地、设立专项奖学金等,通过学习和借鉴国际软件人才的培养经验,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能力高端人才。